1082.元使臣到

城頭上有帶著披風的將領走到城垛旁。

這將領看起來頗為文弱。

隻他看著城下張紅偉,卻是大喝:“宋賊休得妄言!若取褒州便來取便是,本將必與褒州城共存亡。”

說完這話他甚至還立刻搭弓,一支羽箭帶著破空聲射向張紅偉。

不過準頭真不算好。

張紅偉熟諳箭法,隻是看著這支羽箭的來向,便知道這支羽箭不可能射中自己。

果然,羽箭從張紅偉左側約莫兩米處掠過,然後發出“噔”的聲音,直射進草地裡。

尾羽仍自震顫不休。

“敬酒不吃吃罰酒!”

張紅偉橫眉立目,抬槍指著城頭將領。然後和紅鬼勒馬回往軍中。

劉諸溫在軍中失笑。

張紅偉馳馬回到他旁側,有些怒意道:“這城內守將不識好歹!”

劉諸溫隻搖頭,“若是他真不識好歹,那這支箭準頭便不會差這麼多了。大理可不是咱們大宋,軍中將領分為文將、武將,雖這將領看起來並非是這褒州城主將,但箭法想來也不會差到這般地步,是張軍長你勸降的方式不對。”

張紅偉有些愣,“哪裡不對?”

劉諸溫道:“弄棟府近大理皇城,又是大理皇室著力發展的地方,對也不對?”

張紅偉點頭,“對。”

劉諸溫又道:“而大理兩任國君,段興智雖中庸、段麒麟雖窮兵黷武,但他們施政尚且都算仁和,對也不對?”

張紅偉眼中泛出些茫然,“這也對。不過這和我勸降有什麼關係?”

劉諸溫輕笑,“弄棟府以前多得大理國君的政策扶持,在這裡,大理皇室還是擁有著頗高威望的。那將領縱是有心投宋,卻也得顧及民間百姓們對他的看法,總不能投降後落個遺臭萬年的結果。你剛剛隻是上前去,單單隻放狠話,這是不夠的。因為若是他僅僅因為你這兩句話就投降,難免還是會被城內百姓唾罵。”

張紅偉眼中露出恍然之色來,輕輕點頭。

然後他忽的舉起長槍來,對著軍中喝道:“天機軍飛天團聽令!升空、欺近城內!”

劉諸溫也看向後頭,“天閒軍飛天團相助天機軍袍澤行動!”

軍中響起雄渾的應答聲,“諾!”

有揹著令旗的傳令兵馳馬向著大軍陣中而去。

隻不多時,便有數百熱氣球在軍中緩緩膨脹起來。緊接著升空而起。

天機、天閒兩軍共計還有三百有餘的熱氣球。

這陣仗並不算小。

這些熱氣球升空以後,便越過褒州城牆,直接向著城內而去。

張紅偉對著劉諸溫點點頭,再度拍馬上前。

又到城下。

他雙眼直視著那城頭將領,又喊道:“城頭守軍聽著,若再不棄城投降,便休怪我軍以轟天雷炮轟城內!讓城內血流成河!”

他當然不可能這麼做。

縱觀大宋兩度攻理,還有在大宋境內和元軍爭鋒,都從未波及過百姓。隻有梧州那次除外,還是出自秦寒之手。

城頭褒州城守軍也未必不明白。

大宋軍卒不欺百姓,這在大理境內也算是儘人皆知的事情。

但他眼中卻是露出輕鬆之色來。

然後他對著張紅偉喝道:“宋賊安敢如此無恥?”

張紅偉隻道:“我軍必破褒州,拿下大理!對負隅頑抗者,絕不姑息!”

城頭守將回首看向城內上空那些熱氣球,臉上露出掙紮之色。

他旁側許多將士也是頗為糾結。

城內,有些許百姓抬頭看高空,臉上有著驚懼之色。

張紅偉也不著急,隻是在城頭看著那守軍將領演戲。

若是這將領真有心頑抗到底,壓根就不會有這麼多廢話。在他兩度近城的時候早讓人放箭了。

如此過數分鐘。

那城頭將領終於是回首看向張紅偉,以極為痛惜的聲音道:“我軍……投降。”

然後他便將自己的佩劍憤憤拋到了城下去。

周圍將士都看向他,卻無人駁斥。

他們心中其實也都是不想打的。因為根本冇有絲毫的勝算。

而即便是有心眼多的人看出來這將領是在做戲,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拆穿。那是給自己找麻煩。

拋劍的將領對著周圍拱拱手,“諸位袍澤,本將有心拒敵,縱是身死也無怨無悔。但宋軍勢大,以城內父老鄉親作為要挾,本將寧願將所有罪名揹負在自己身上。以後,怯懦者是我、投敵者亦是我。隻問諸位可有願隨本將下城之人?”

軍中有人隱晦地翻起白眼。

能說出這種話來,可需要頗厚的臉皮才行。

不過眾人都有心投降,自是也不會有誰在這種時候笑話這位守軍。

誰都冇那個資格。

待得這將領向著城下走去時,有許多士卒都跟在他的後麵。

褒州城東城門緩緩洞開。

吊橋被放下。

這原來不過是褒州守軍中不得勢的副都統將領帶著數百將士走出城門。

褒州城內能上得檯麵的將領大多數都已經跟著段麒麟前往新宋,也就剩下大貓小貓三兩隻。

他們有不能離開褒州城的理由。也或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生出降宋的想法。

在這個年代,在君王逃亡的情況下,仍然願意率著大軍負隅頑抗的人其實是不多的。

之前整個泱泱大宋,在小朝廷逃亡的時候,奮起抗元的有名將領都並不多。

而現在,大理的情況較之當初的大宋都還要差許多。

起碼大宋小朝廷剛剛逃亡的時候,大宋各地守軍都還保全著建製。整個朝廷的軍隊多數得以儲存。

大理現在卻是各城都兵力空虛。

再者,大宋在大理的風評亦是不差。

這更讓得大理境內願意抗宋的將領隻會更少。如石城郡總管那樣的,隻會是鳳毛麟角。

張紅偉心滿意足,拍馬回到軍中。

然後在大宋軍前,他和劉諸溫等人正式接納褒州城將士的投降。

大軍進城。

城內軍營、府衙等重地很快被大宋禁軍占領。

隻這個時候,府衙已是人去樓空。

劉諸溫、張紅偉、苗成、洪無天等人到得府衙裡後,見著裡麵空空如也的景象,俱是搖頭輕笑。

連這褒州城的府衙都是如此模樣,那想來大理皇宮之內隻會更為空蕩。

或許這回拿下大理皇城的行動,會要比他們之前預料的更為容易許多。

大理全境內奮起抵抗的人實在太少。

而這,應該有趙洞庭的功勞在內。

他當時讓張玨鎮南軍區進攻大理,卻不準荼毒大理百姓。為大宋爭取到不錯風評,這才讓得大理境內反抗者甚少。

劉諸溫等人在府衙中說起這事時,眼中無不有著驚歎敬佩之色。

皇上對於民心的把握堪稱前無古人。

又兩日。

元朝的使臣終於是攜帶著議和文書到得長沙城內。

元駐宋大使祁宏達親自在城門迎接到他們,然後便帶著他們直往大宋皇宮,求見趙洞庭。

趙洞庭將朝中陸秀夫、王文富、蘇劉義等文武肱骨宣到大殿,正式接見這些元朝使臣。

在大殿內,個個大宋官員都是顯得神清氣爽。

連太監的聲音都顯得頗為高昂,“宣元朝使臣進殿。”

等祁宏達和那些元朝使臣進殿,大宋官員們神色便更是顯得昂揚。

又是王惲。

他之前跟著洛陀出使大宋,已經不是生麵孔。

隻這回,王惲臉上卻是要苦澀許多。

剛剛進殿,他便和身後眾人對著趙洞庭拱手道:“見過宋帝。”

趙洞庭端坐在皇位上,麵帶輕笑,輕輕擺手道:“諸位免禮。”

然後眼神落在王惲身上,道:“王大人,咱們又見麵了。”

王惲卻是連多話都不願意說,直接從身後人手中接過議和文書,道:“宋帝,這是議和文書,請您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