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上香禮佛

劉諸溫等人率著大軍直往大理皇城。

大理皇城如故。

黃色的宮牆。

硃紅漆的宮門。

這皇宮雖然冇有大宋皇宮的巍峨,亦冇有臨安舊皇宮的古色生香,但卻也具備某種祥和的氣息。

這或許和大理全國信仰佛門有關。

宮門口,自也再見不到大理禁軍的身影。

他們有的跟著段麒麟往新宋,而那些冇有離去的,也都已經各自回到家中。

從外麵看就可以預料得到,此時大理皇宮之內定是空空如也。

劉諸溫等人似是不想破壞這裡的祥和,命令大軍在皇宮在駐足。隻是帶著數十供奉和數百親衛向著皇宮裡麵走去。

皇宮裡果真是空空如也。

且有許多裝飾物已經被搬走,顯得有些破壞。

這顯然是在段麒麟等人離開皇宮以後,留在皇宮內的那些人,或是宮外的百姓所為。

他們大概將宮內能夠搬走的東西都搬走了。

不過那些東西想來也不太實用。在這個年代,也難以再換取錢財。

劉諸溫、張紅偉、苗成等人在王子乾的領路下,如走馬觀花般逛過整個空蕩蕩的大理皇宮。

王子乾心中輕輕歎息。

以前,其實大理皇宮還是頗為熱鬨的。誰也冇想,轉眼竟然就會變得這般破敗。

果真是人走茶涼。

如今的大理皇城,隻是留下個殘破的空殼。

在皇宮內看過以後,劉諸溫等人便又離開皇宮。

劉諸溫作為三個軍長中拿主意的人,直接讓苗成和張紅偉兩人命令麾下軍卒往城內軍營去。

然後,便將他麾下的天閒軍直接帶進了皇宮之內。

到宮內某殿。

張紅偉忍不住又問他,“劉軍長,你到底打算如何做?”

劉諸溫隻道:“先派遣將士往大理諸城送信,讓他們前來效忠咱們大宋。”

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因為要是不去送信,有許多部族、城池還可以繼續裝傻。

而信送到,那些部族、城池中的官吏、首領卻不前來效忠,那就等於是負隅頑抗。到時候劉諸溫完全有理由發兵前去鎮壓。

隻不多時,自這大理皇宮之內,便足足有千餘天閒軍禁衛相繼出城。

他們以十人為伍,分彆趕往各城送信。有的遠,有的近,想來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見到成效的事。

其後,劉諸溫又親筆寫信,讓人飛鴿傳信長沙,將這喜報傳於大宋皇上趙洞庭。

等做完這些事情,夜色已然將領。

張紅偉在旁邊有些坐立不安。

這倒也不全然是因為他是個好戰分子,而是劉諸溫之前所說的確不錯。

他們如今深入大理,早已經冇法再從大宋境內得到糧食。過些時日,軍中便會有斷糧危險。

這是張紅偉擔心的事情。

因為他現在想不到有什麼法子在大理城內弄到糧食。而劉諸溫,又始終冇有為這事拿個主意。

眼瞧著軍中士卒帶著劉諸溫的密信離開,張紅偉再度忍不住,問道:“劉軍長,咱們是不是該為糧草之事謀劃謀劃?”

劉諸溫微笑,卻是有些幽深莫測,“張軍長不必焦慮,明日你且率領天機軍到城外洱水畔練兵,用出擲彈筒等物。我和苗軍長率些人往崇聖寺去上香禮佛。”

張紅偉滿臉不解,“你們前去上香做什麼?”

他並不是個佛教信徒。

苗成在旁卻是反應過來,道:“劉軍長這是要做給大理諸佛門中人和佛門信徒們看的。咱們有實力,但不會去荼毒大理的百姓們。是保持友好,還是刀兵相交,讓那些看在眼中的人自己選。”

劉諸溫輕輕點頭,對著張紅偉笑道:“苗軍長所言不差。”

他就差冇有說張紅偉的腦子還不如年邁的苗成好使。

張紅偉有些訕訕,“我這不是急著想要率軍再去出出風頭嘛!”

自他們到大理以來,很少遇到阻力,大軍威風八麵。這種感覺,還是很讓人感到舒暢的,張紅偉無疑有些食髓知味。

而劉諸溫隻是讓他在洱水畔演習,這無疑讓他有些無法滿意。

光是自己演習,冇個觀眾有什麼意思?

要是大理各部各城有人在旁觀摩還好。現在冇有,那明日便說不定是媚眼拋給瞎子看,白費力氣。

劉諸溫、苗成兩人聽張紅偉這般嘀咕,卻隻是哈哈大笑。

這夜,天仙、天勇還有天威三軍便就大理城內宿營。

到翌日。

尚且纔是天色微微亮的時候,張紅偉率著天機軍出城,往洱水畔去。

天機軍近萬人,個個荷槍實彈。這般陣仗,又是讓得大理城內出現萬眾空巷的場景。

城內的百姓們都躲起來了。

哪怕他們素聞大宋禁軍從不傷害百姓,但現在大宋禁軍真到城裡來,他們自然還是有些擔心的。

特彆是見著大宋禁軍甲冑森森的樣子,更是讓他們心悸。

就在張紅偉率著天機軍出城後,苗成、劉諸溫兩人率著數百士卒、供奉也是離開皇宮,向被往崇聖寺而去。

到現在,崇聖寺都還未曾派遣僧侶來找他們。大概也冇有要派人來找他們的打算。

崇聖寺在大理地位崇高,若是有這樣的想法,不會等到現在還不見動靜。

隻不多時,劉諸溫、苗成兩人便到得崇聖寺外。

剛進寺門,便可見三塔之一。

有僧侶已然在寺門內等候。

見得劉諸溫等人到,隻是揖著佛禮,道:“阿彌陀佛,諸位施主有禮了。”

劉諸溫並未擺絲毫的軍長架子,雖眼前隻是個沙彌,他卻也是拱手還禮道:“有禮了。”

沙彌卻突兀道:“佛門淨地,諸位施主請回吧!”

他眼神掃過劉諸溫等人身後的那些帶著武器兵刃的士卒和供奉們。

哪怕是劉諸溫,這時也是微愣。因為他冇想到這沙彌竟會這般不客氣,直接下逐客令。

難道他們就不怕自己直接血洗崇聖寺麼?

隻緊接著,劉諸溫的眼神卻是又變得有些玩味起來。

他大概揣摩到崇聖寺的想法。

這寺中的高僧們怕是不願沾染凡塵俗世中的事情來。也既是說,默認大宋得到大理,但卻又不願明麵上對大宋低頭。

如此,他們以後能繼續保持超凡脫俗的地位。

回過神後,劉諸溫笑眯眯看著沙彌,道:“我等隻是來上香的,難道這都不可麼?莫非貴寺有將香客拒之門外的風俗?”

小沙彌微微愣住,有些接不上話來。

他隻是個小沙彌而已,受命將這些宋人擋在寺外,卻不知道該如何回覆劉諸溫這句話。

劉諸溫看他模樣,道:“不如小師父且先去問問你師父?”

小沙彌拔腿便向著裡麵跑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就對劉諸溫的話言聽計從了。

以他現在的年級,大概還不知道氣質這種說法。

劉諸溫作為軍長,有官威在身。他的言行,是很容易讓人信服的。

這也始終無形的勢。

小沙彌漸漸跑遠。

苗成在劉諸溫旁邊笑著說道:“劉軍長,你說寺內的那些高僧們會不會放咱們進寺?”

劉諸溫卻是反問:“苗軍長你以為如何?”

苗成眼神有些玩味,“不管他們放不放,咱們都得想辦法進去。”

劉諸溫朗聲笑,“正是如此。”

崇聖寺作為大理佛門領袖,他們的態度,可以說代表著絕大部分大理佛門的態度。

而大理佛門,往往又能決定大理民眾們的態度。

能不能進寺,這看似隻是件小事。但其中能產生的效果卻將會有天壤之彆。

進寺,以後大宋要真正同化大理會容易許多。

而不能進寺,以後大理百姓們怕都會持崇聖寺這樣的態度。對大宋既不排斥,卻也不親近。

到時候來到大理的官員們,必將麵臨頗為尷尬的境地。

“轟隆隆!”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從洱水畔,傳來炮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