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寒流天災

大宋長沙皇宮。

又有喜事。

端妃娘娘樂舞為皇上誕下皇子,取名為趙泰。

雖近段時間以來趙洞庭可謂是為各洲航海隊的事而勞心勞力,但這接連的喜事,也是讓他臉上常常掛著笑容。

趙泰趙泰,趙洞庭給樂舞生的孩子取這個名字,有寓意大宋國泰民安的心思。同時,也有祈福各洲航海隊能順利出海的用意。

經過這些時日的操辦,各洲航海隊也是組建得差不多了。

除去出使澳洲的航海隊隻有大船四十艘以外,非洲、南美、歐洲航海隊都有大船八十艘之多。

而之前早就組建的的北美洲航海隊更是有大船百艘。

說起來,這並不算多麼龐大的數量。但實際上,這幾乎已經是趙洞庭傾大宋國力而為了。

在組建海軍的同時組建航海隊,他的壓力也很大。

五個洲共計大船四百餘艘。這麼多船,已然可以組建近十萬眾的海軍。

五個航海隊,加起來人數也有五萬之眾。

而這,還隻是趙洞庭打算初步在各州打開局麵的“先遣軍”。

為發展大宋的經濟,擴大在這個世界上的影響力,趙洞庭可謂是用心良苦。

北美洲大使吳三海、非洲大使李芳華、歐洲大使林沖、澳洲大使玉玲瓏,再有最近突發奇想便死皮賴臉想要出海,便被趙洞庭任命為南美洲大使,卻又刻意派遣兩個穩重青壯臣子為他副手的吳阿淼。這個個,都是趙洞庭經過深思熟慮,也經過暗中觀察的。

除去吳阿淼稍微有些不靠譜外,李芳華、林沖和玉玲瓏擔任航海大使,那都不算是挑高擔。

時間轉眼過去接近兩月。

這時候已是接近年關。

天寒地凍了。

隻今年的冬天剛剛到來時便顯得頗為猛烈,較之以前竟是要寒冷不少。

這讓得趙洞庭和朝中眾臣都是有些擔憂。

自趙洞庭登基以來,天氣還從未向今年這般古怪過。

旱季延續時間極長,隻差點冇發生旱災之事。現在,這冬季又是來得頗為迅猛。

如果不是這些年趙洞庭竭力發展民生,家家多多少少都有餘糧,這個時候隻怕是已經有流民出現。

趙洞庭原本是將重心放在各洲航海隊上,到這時,卻也不敢在對這頗為異常的氣候不管不顧。

禦書房內。

有地龍鋪在地下,是以顯得頗為溫暖。

而屋外卻是白雪皚皚。

雪下了有幾日了,如今皇宮內的雪有許多處都已經是能及到人的半腰處。

趙洞庭自然並非是那種不知民間疾苦的人,看著各地傳上來的奏疏,眉頭始終深皺不解。

這股寒流來勢迅猛,竟是席捲了福建路、江南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荊湖南路這五路。

五路境內都是寒冷異常。

而這,已經是大宋的半壁江山。

雖各路節度使都未在奏疏上說有缺糧之險,但如果氣候繼續這般下去,那便很難說了。

誰也不知道這股寒流還會要堅持多長的時間。

甚至再這麼冷下去,就算是百姓們家中有餘糧,便是凍也得凍死。

其餘地方且不去說,住在皇宮內的趙洞庭卻是知道,這些天來長沙城內的木炭價格在瘋漲。

即便如此,還是遠遠供不應求。

木炭的製作過程頗為繁複、耗費時間,再這麼下去,長沙城內隻怕是有錢也買不著木炭。

打開窗,便有股冷風吹進來。趙洞庭搓了搓手,對旁邊李狗蛋道:“狗蛋,去請國務省幾位大人過來。”

在旁擦拭的李狗蛋忙不迭答應,又去禦書房外吩咐。

趙洞庭關上窗戶繼續批閱奏摺。

以他的修為自是不怕寒冷,但可不是天下間人人都有他這樣的修為。

此時此刻他甚至已然生出些擔憂,若天氣繼續寒冷下去,會不會導致有人凍死。

這當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他做皇帝,開疆擴土,發展民生,為的就是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

如今大宋眼瞧著欣欣向榮,卻在這樣的天災麵前導致路有凍死骨,那又算什麼?

“嘶!”

等李狗蛋再走進來時,小臉便有些紅撲撲,全然是凍的,他搓著手,跺跺腳,不自禁道:“皇上,這天兒可真冷。”

趙洞庭抬起頭,點點頭道:“是冷啊……”

他穿越到大宋來以後冇經曆過這樣的寒冷,甚至上輩子,也冇經曆過。這都怕得是零下幾度了。

上輩子在有空調的情況下,氣溫隻要到零下,便都會讓人覺得冷。趙洞庭真不知道,大宋的百姓們在家中是如何苦熬的。

他再不做些措施,怕都可能要來不及了。

過去些許時候,陸秀夫、陳文龍等人便到禦書房內。

他們個個年邁,也是個個凍得麵紅耳赤。

這讓得趙洞庭心中稍有些愧疚。

他忙讓李狗蛋泡茶,又道:“這般寒冷的天氣,還讓諸位愛卿過來,真是辛苦諸位了。”

陸秀夫等人隻是搖頭。

隨即陸秀夫頗很是有些憂慮道:“皇上,縱是您不宣見我們,我們也要來求見您了。”

“是為這天氣的事吧?”

趙洞庭輕輕歎息了聲,“這各地的奏疏朕剛剛也看過了,今年的天氣確實極為異常。朝廷應該要即刻做準備纔是,這本應是朕早就該想到的事情,隻之前並未重視,卻是疏忽了。若因此而讓得百姓受苦,那便是朕的過錯,是朝廷的過錯。”

陸秀夫皺著眉頭,“那皇上您可有良策?”

他不是冇和陳文龍等人商議過這件事情,但顯然,並冇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

以這個年代的條件,要抵抗天災本就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水災,尚且還可以以開拓河道等等稍作預防。但麵對旱災、冰災等等,那便真隻能乾瞪眼瞧著。

以前曆朝曆代,這樣的事情並不在少數。

旱災時候,路有餓殍那是常有的事。然後引發瘟疫,甚至由此導致數十上百萬百姓死亡的事情也不是冇發生過。

冰災時,各地荒蕪,常有人餓死、凍死,那也是稀疏尋常。

雖這樣異常的氣候並不多見,但隻要出現,那便是整個天下的災難。

縱觀大宋遷都建康以後的這麼多年下來,還從來冇有過成功抵抗天災的經曆。

趙洞庭聽著陸秀夫的問話,輕輕揚眉,隻問:“以往是如何抵抗這等天災的?”

陸秀夫拱手答道:“在臣年歲尚小時,也曾發生過這樣的大災,這事在史書中尚且還有記載。那年也是如同今年這般氣候寒冷至極,民間有出現餓死、凍死的百姓,無數流民紛紛前往各大城池以內,以求避災。當時的聖上讓各州設立安民所,且集中全城的木炭等物,用以安民所內的百姓能夠不被凍死。但這件事,最後仍是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

趙洞庭倒是冇看過這段史實,詫異道:“為何不了了之?”

陸秀夫苦笑道:“當時流民據說有上百萬之眾,這哪裡是那些州府所設的安民所就能夠養得起的。不僅僅木炭等物完全供應不上,糧食等物也完全不夠吃的。到最後,各州府都冇有辦法,也隻得各安天命,讓那些流民去自尋出路了。據傳,有些州府官員甚至為此去祈天,但都並未受到上天垂簾。等天災好不容易過去,各地又是民怨四起,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淪為匪寇者不計其數。”

趙洞庭深深沉吟,“這樣的事情,決不能在朕的治下出現。”

他突然意識到現在的大宋還真的很脆弱。起碼,麵對天災時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