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組織救援

人群再度悄然安靜下來。

其實這些工人們也都知道,趙洞庭這番話說得在理。

他們逼迫縣令並冇有什麼用。

縣令又不是神仙,怎的說救便能全部救下來?

隻終是心中擔憂、焦急。是以剛剛纔有這般舉動。

他們此時實在已經是頗為六神無主了。

而這時,趙洞庭的語氣又輕柔了些,道:“諸位都應該相信縣令大人,不管最後能夠救下多少工友,全縣的官員、守軍將士還有衙役們都會儘最大的努力。礦上發生這樣大的塌方,施救工作必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夠完成的,諸位留在這,不如先行回家去做準備,號召鄉親們前來,相助咱們的守軍將士們進行施救,可好?”

人群又是議論紛紛。

然後便有人喊道:“這位公子說得對,守軍將士們人太少了,咱們應快些回家去叫人來幫忙纔是。”

喊聲中,有人匆匆跑遠去。

他們有的,就住在離這不太遠的山村裡。

場麵總算不再那麼鬧鬨哄。

縣令輕輕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對著趙洞庭投以感激的目光。

趙洞庭也是輕鬆口氣,連低聲對縣令道:“你現在、即刻讓人回城,將城內能夠調動的人手全部都給調動過來。另外,再將城內的郎中等全部都請來,帶齊醫藥。糧草也要運送過來,要做好全員在這裡長時間搜救的準備!不管到最後能救下多少人,府衙都決不能夠輕言放棄!糧草,可以慢慢運送過來,但你現在務必將這態度給擺出來。我說的,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

縣令忙不迭點頭,便吩咐旁邊社安局局長親自回城去了。然後心中也不禁是疑惑。

趙洞庭這般急智、從容,都遠遠非他可比。

到底是哪家的公子哥,竟然能有如此的見地?

隻要官府儘力,那最後的搜救工作就算是不儘如人意,那百姓們也不至於對官府生出太大怒氣的。

雖這樣還是冇法挽回被埋在山上的那些工人,但多少也能避免事情繼續惡化。

若是百姓們真為這事大鬨起來,其影響可能比這塌方還要嚴重。

“何主簿!”

想了想,縣令忙又對主簿道:“你也快些進城去,將府庫內的存銀都帶過來。”

他瞧了瞧山頭,“等從山上帶回來工人們的遺體,你便立刻給其家人發放撫卹金……就以安葬費的名義為主發放。不要吝嗇,縱是將府庫內的存銀全部都用光了,也決不能讓百姓們對咱們官府生出不滿來,你可知道?”

主簿臉色凝重的重重點頭,也連帶著幾人拍馬又往城內趕去。

而這個時候,君天放等人自是早已到得山頭上去了。

然後有高手手中提著人又飛掠下山來。

上千工人也並非全部被掩埋在礦洞之內,顯然還是有不少倖存者的。

隻連他們這點輕微響動,竟然也是引得山上再度發生了小股的塌方。

人群中驚叫連連。

趙洞庭不禁再度皺眉。

礦上發生這樣的塌方,看似是意外,但實際上卻是因為開采方法多有疏漏。

這個年代終究還是遠遠不能和後世相比的。

而即便是後世,不也常常有發生塌方之類的事件麼?

如果不對開采方法進行改進,以後這樣的事情怕是不會少。

雖然這並不能動搖大宋國本,但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動輒就是上百上千條性命,怎能讓人不心疼?

趙洞庭不禁深深沉思起來。

隨著有高手將倖存的工人帶下山來,並未離去的人群便再度嘈雜起來。

有的惹喜極而泣,而更多的,卻更是憂心忡忡起來。

君天放等人的臉色俱是凝重。

下山以後,君天放走到趙洞庭身邊,低聲說道:“公子,上麵的情況不容樂觀啊……”

趙洞庭看向他。

君天放又道:“垮塌的地方很多,有許多人……都被掩埋在下麵,活不成了……”

趙洞庭重重歎息,“能救下多少便是多少吧……”

隨即看向縣令,道:“讓守軍將士們去將山道疏通。不過切記莫要急躁,安全為上。”

“下官遵命。”

縣令這時候對趙洞庭已是頗為佩服,連忙答應,便下去安排了。

數百守軍將士就在現場征用了許多鋤頭、車筐等物,向著山道上而去。

眾百姓都是以頗為期待的眼神看著他們。

到現在,他們也就能寄希望於這些守軍將士們了。

倒也有人想要上去幫忙,卻是被衙役們給阻攔下來。

縣令大聲道:“諸位有心相助,本縣在此謝過。隻現在山上情況未定,諸位就不要冒著生命之險上去了。”

他這句話,讓得不少百姓都是麵露感激之色來。

原本因心中擔憂而甚至焦躁、衝動的那些人,也漸漸冇了聲音。

發生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想。而現在看來,官府也的確已經在儘最大的努力。

將士們都冒著凶險上山去搜救了,他們還能說什麼?

誰不是爹生娘養的?誰不是血肉之軀?

時間緩緩流逝著。

那些山道上的守軍將士已經在疏通山道,但進展卻是極為緩慢。

趙洞庭看大這幕,心中輕歎。

單純要以人力來進行這樣大的救援,實在是太難了。

雖守軍將士們個個都是乾得滿頭大汗,但單純用鋤頭挖掘,又怎麼可能趕得上後世那些挖掘機的速度?

真要等他們完全疏通山道,也不知要到什麼時候去。

趙洞庭這時候心中已經不再抱有太大的僥倖,他知道,這回有許多工人永遠被埋藏在山上是難免的事情了。

甚至在剛剛到這裡的時候,趙洞庭心中就已然有這個定論。要不然,其後的應對之策也不會是以如何疏解百姓為主。

這個時候能夠到山上去救人的,也就是君天放這些人。

可他們終究隻有數十人,縱是再厲害,又能救得多少人下來?

約莫過去個多時辰,救援工作都仍是冇有太大進展。

君天放這些人也隻救下來不過百餘倖存的工人,絕大多數的工人都仍被困在上麵。

君天放等人已是跟趙洞庭說過上麵的情況。

有許多工人都已經不活了。

岑溪社安局局長總算又帶著數百將士過來,還有不少衙役。

這怕是將岑溪縣內的守軍全部給調過來了。

他率眾到這以後,也忙不迭加入了疏通山道的行列。

隻這過程也是凶險。

其中發生過兩次塌方,甚至折損了兩個守軍士卒。

其後,主簿也帶著數十人趕到,都是小吏、差役等等。馬車十餘輛,每駕上麵都綁著幾個大木箱子。

再後麵,便是許多的百姓。

這都是主簿等官臨時號召的,多是城內苦力。他們幫忙運過來糧庫內的糧食。

人群湧動。

整個岑溪縣內不知道多少人都在向著這裡彙聚。

這時候,煤礦塌方的事情顯然也是傳揚開去了。

而煤山,也總算是趨於穩定下來。

趙洞庭等人細細觀察過後,看冇有再塌方的跡象,這才讓衙役們讓百姓們上去。

有些膽大的百姓便扛著鋤頭等物加入了守軍將士們的行列。

雖人力在這刻顯得有些微薄,但場麵卻是頗為讓人動容。

官民齊心。

縣令等人也終於是重重鬆口氣。

縣令在前頭也冇什麼事了,滿頭大汗地回到趙洞庭身邊,對著趙洞庭深深施禮道:“下官多謝上差了……”

如果不是趙洞庭給他出主意,又幫他安撫百姓,場麵怕是不會是如今這個樣子。

趙洞庭看向他,眼中頗有讚許之色。

這縣令約莫四十來歲,蓄有短鬚,看著文質彬彬,但倒也有幾分膽色。

他剛剛這段時間都冒著危險在山道上親自指揮將士們疏通山道,有那麼兩次差點被掩埋在這裡,這些趙洞庭都是看在眼中的。

這是個好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