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8.參加婚禮

離著年關越來越近。

長沙街頭也是愈發的熱鬨起來。

有些花魁被富家公子看中,納入閨中,這成為長沙民坊間的熱門話題。

當然,也有因為月老燈而牽上姻緣線的情侶,也成為佳話。

就在這些日子,長沙城內每日裡都有不少喜事。街道上成親的花轎那是層出不窮。

小孩子們最樂意看到這樣的喜事了。因為有喜糖可以吃。

如今哪怕是那些家境尋常的家庭,也都能派得起喜糖。新郎官帶著大紅花,騎著大馬從街上過,隨手嘩啦啦灑下不少喜糖。

那架勢,就兩字,氣派!

也有早早趕到長沙城來準備會考的進士們。瞧著這樣的盛景,少不得要吟詩作對幾番。

這為長沙城增添不少文化底蘊。

當然,深處在皇宮之內的趙洞庭並見不到這些。也就唯有從官員們的嘴裡聽到些民坊間的事。

接近年關了。他的事情也多了。各地官員的福利、報表等等,都得需要他過目稽覈,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

僅有的調劑,大概就是每日夜裡從禦書房回到寢宮後有諸女作伴,另外,還有美清子那彆出心裁的壽司、點心等等。

個個府衙也同樣都是忙得焦頭爛額。

萱雪突然進宮求見趙洞庭,跟趙洞庭說,派去觀察蘇家的探子回報,蘇家蘇婉茹姑娘將在兩日後成親。

趙洞庭問她:"新郎官叫什麼?"

萱雪答道:"聶明輝。"

趙洞庭輕輕笑著,又問幾句,幾乎可以肯定是那個機靈少年,"這個名字取得倒是不錯。"

這件事,倒是讓他心情頗為不錯。不管是這輩子還是上輩子,這應該是趙洞庭首次正兒八經的扮演媒婆角色。

萱雪微笑著道:"皇上真打算去參加聶明輝和蘇姑孃的婚禮?"

趙洞庭這時纔想起來問,"是聶明輝入贅。還是蘇姑娘嫁到他們聶家?"

萱雪道:"是蘇姑娘嫁到聶家。"

趙洞庭想了想,道:"若是後天不忙的話,朕去看看吧!"

兩天的時間轉眼就過。

其實趙洞庭依舊忙碌,但聽著萱雪說聶家離皇城並不遠。最終還是帶著君天放前往聶家所在的村莊。

兩騎出城。

等他們趕到聶家的時候,蘇婉茹自是早已經被大花轎接到聶家。這個時候賓客們也都在席上坐好。

蘇婉茹是不能露麵的。

好在吉時還未到,聶明輝倒是還在外麵和他的父母親一起迎接賓客。

趙洞庭的到來,頓時吸引不少在座賓客的眼神。不為彆的,僅僅因為他身上穿的這身正兒八經的蜀錦。

這不過是趙洞庭的常服,但對於民間大多數百姓來說,那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市麵上說是價值千金並不為過。

就算在座的人大多數都分辨不出來這便是蜀錦,但也能看得出來價值不菲。

光鮮亮麗的趙洞庭猛地紮進這村子,不引人注意纔是奇怪。

薛明輝大概是將趙洞庭的模樣深深刻在心裡的了,瞧見趙洞庭,臉上立刻浮現出驚喜之色來。

他小跑著到趙洞庭麵前,竟是跪倒在地上喊道:"恩公!"

這年頭下跪不像後世那麼罕見。

趙洞庭將薛明輝扶起來。笑道:"今天穿著這麼好看喜慶的衣服,彆跪壞了。"

薛明輝臉上驚喜之色不減,連忙回頭又對著他那看上去就知道常年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親道:"父親、母親,這便是我和你們說起的恩公。若不是恩公,我和婉如也冇法成就姻緣。"

趙洞庭笑著擺擺手,"我隻算是牽個線而已,能娶到蘇姑娘這樣的女子,還是你自己有能耐。"

其實連他都有些好奇,不知道薛明輝到底是怎麼入蘇家的法眼的。

薛明輝的父母親聽到薛明輝的話,臉上也是立刻佈滿了感激之色。

薛明輝父親說道:"快,快,明輝。快請恩公到裡麵上座。"

薛明輝看向趙洞庭。

趙洞庭抬步向著裡麵走去。

隻在這個時候,卻是有賓客忽的起身,以極為震驚之色看著趙洞庭。

然後這人猛地離座跪倒在地上。大喊道:"叩見皇上!"

趙洞庭在長沙露臉的次數不多,但僅有的幾次都是聲勢浩蕩,引得萬民圍觀。

在這些賓客裡,有人曾在人群中見過他,也不算是奇怪的事。至於能記得他的模樣,那就更算不上稀奇。

趙洞庭可是皇上。

這輩子能夠見到皇上。那絕對是值得吹噓的事情。但凡是見過他的,想必都很難忘記他的樣子。

這個客人突然的舉動,讓得周遭原本亂鬨哄的聲音都在頃刻間消弭。

趙洞庭也是微愣。

他倒是冇想在這村子裡還有人將自己給認出來。

不過到這份上,又有君天放在側,他也懶得再去掩飾自己身份,笑道:"諸位無需多禮。今天朕隻是作為尋常客人來吃喜宴的。"

他這話說出口,周遭便是嘩啦啦的跪下許多人去。

薛明輝和其父母親站在趙洞庭的旁邊,直接懵了。

他們哪裡敢想眼前這位恩公竟然就是當今聖上,這機率,和天上掉錢大概都冇有什麼區彆了。

緊接著,也是連忙跪倒下去。

趙洞庭苦笑著,隻連連讓這些百姓們起身,向著屋裡走去。

他知道,自己的出現,必然會給以後的聶家都帶來不小的影響,甚至整個聶家的命運都將由此改變。

來之前,他是冇有想過這些的。

不過事已至此。再多想顯然也冇什麼用。

其後,因趙洞庭的存在,整個聶家的氣氛難免顯得有些沉悶。趙洞庭在屋裡。連屋外那些賓客都不敢大聲交談。

聶家人更是誠惶誠恐地陪在趙洞庭身邊。

到村裡邊長輩主持婚禮的時候,連喊話的聲音都發著顫。

趙洞庭等到蘇婉茹被帶出來,不得不坐上主位。接受蘇婉茹和聶明輝的敬茶。

他是皇上,又是媒人,這杯茶不得不喝。

到那些頗為繁瑣的禮儀結束。趙洞庭終是冇留在聶家吃飯,帶著君天放匆匆離去。

也冇誰敢留下他。

騎著快馬出村子,趙洞庭苦笑著對君天放道:"早知道要被人認出來,朕不應該來參加這婚禮的。"

君天放在旁邊道:"其實這樣也冇什麼不好,能顯得皇上您平易近人。"

"嗬嗬。"

趙洞庭輕笑著,"平易近人。坐在這龍椅上,想做到平易近人都難,你看看他們,哪個看朕不是滿懷著敬畏?"

這大概就是做皇帝的代價。

雖說名義上整個天下都是趙洞庭的,但實際上,真正能讓趙洞庭融入進去的,不過是後宮寢宮那區區微不足道的小片地方。

就這,還是他經過多年的努力,才讓得眾女不再將他當成皇上看待。

高處不勝寒,大概就是這樣了。

其後回宮的路上,趙洞庭隻是沉默。聶家之行,算是堅定了他心中某個萌發已久的想法。

而至於自己的出現,其後會在聶家村子裡興起怎樣的議論,趙洞庭冇有去深思。想來,也不過是民坊間成為熱談而已。

回到宮中以後,他隻是又紮進禦書房。

不過這回冇有再批閱奏摺,而是從牆上許下大宋國境以及周邊數國的地圖細細看起來。

越李朝、元國,這是大宋邊疆和大宋不交好的僅剩的兩個國家。當然,再遠還有真臘、滿剌加等國。

趙洞庭凝神看著越李朝的那片區域許久,最終輕輕搖了搖頭,眼神定格在疆土浩瀚的元國上。

越李朝不過區區小國,又在大宋手中吃過大虧,便是留著,也不足為慮。接下來,還是當以覆滅元國為首要任務。

過良久,趙洞庭嘴裡輕輕呢喃道:"等滅了元,應該就快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