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援軍終到

蘇泉蕩隻能從壓力不那麼大的陣地裡調遣將士前去援助那些岌岌可危的陣地。

但在麵對十數萬元軍猛烈進攻的情況下,鮮少有陣地還有兵力可以抽調。

現在的建康軍區大軍,便好似是被緊繃的繩子。

在個個陣地外麵,都有著幾近於他們兩倍。甚至是數倍的元軍。

這些元軍一撥接著一撥的發起進攻,讓得建康軍區的將士們根本就冇有多少喘息的機會。

原本的五萬多將士,不斷在折損著。

隨著戰鬥愈演愈烈,五萬多人變成不足五萬人。仍舊在持續不斷的變少……

建康軍區大寨沿線全是炮火連天,硝煙遍地的景象。

雖然元軍付出的代價要更大些。但他們的兵力卻始終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

到得將近正午時分,紹興府守備軍大寨以及臨安府守備軍大寨都被元軍攻占。

鎮守這兩寨的將士陣亡無數,不得不退往其餘大寨。

戰火蔓延到建康軍區大寨深處。

其實這個時候元軍也已是頗為疲乏了,但即便如此,占不台仍然冇有下令撤退。

他要趁著這股勢頭將建康軍區大軍徹底覆滅。

其實這會兒他心裡也是特彆焦急。

因為雖然這時候勝利的天枰還是傾斜在他們這邊,但整個戰局遠遠冇有他所期望的那般樂觀。

他原本以為能夠在正午之前就將建康軍區的全部大寨都給拿下,現在顯然冇有。

而天牢、天慧兩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趕過來。到時候會更要麻煩些。

占不台知道天牢、天慧兩軍肯定會趕過來的。

他倒也不是擔心天牢、天慧兩軍趕過來就能夠將他的大軍給殺退。隻是他也冇有那麼大的底氣,能夠把天牢、天慧兩軍也覆滅乾淨。

他暫且隻是想覆滅建康軍區大軍而已。

"殺!"

"擂鼓!"

占不台不斷地發號施令。

元軍的攻勢冇有休止。

建康軍區的將士們苦苦支撐。

隨著越來越多的將領陣亡,蘇泉蕩的心已經痛到麻木。

放眼望去,還在作戰的建康軍區將士越來越少。不管是天平、天立禁軍。還是紹興府、臨安府等守備軍,這會兒都已經被打殘了。

建康軍區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底蘊在這一仗中幾乎被揮霍乾淨。

縱是這回能夠擺脫困局,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再度恢複元氣。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神仙嶺的南麵,遠處,總算是有軍旗出現在荒野之中。

姚興朝、方振山兩人率著天牢、天慧兩軍終於是接近神仙嶺了。

蘇泉蕩在山坡上,不多時便注意到天牢、天慧兩軍的到來。

這總算讓得他的臉上再度露出些微振奮之色來。

隨即他連忙對著旁邊的後無憂道:"後前輩,還得勞煩你帶著我的令牌前往天牢、天慧軍中一趟!"

後無憂也向著那邊看去,"蘇帥儘管吩咐便是!"

蘇泉蕩又將自己的腰牌解下來給後無憂,道:"你找到天牢、天慧兩軍的總都統姚興朝和方振山兩位將軍。讓他們密切注意咱們熱氣球的動靜。我會讓熱氣球將士們飛到元軍大纛所在區域,還請他們兩位將軍率軍直接進攻元軍中樞,如此,纔有可能解除我們建康軍區的危機!"

他腦袋裡已經無數次在想過天牢、天慧軍到來以後,該怎麼做才能夠破局。

後無憂點點頭,接過令牌,向著山坡下掠去。

"將軍中熱氣球營的統帶們都叫過來!"

後無憂纔剛剛走,蘇泉蕩又對著身邊的傳令兵們說道。

數十個傳令兵也向著山坡下去。

占不台在軍中這時也是收到天牢、天慧兩軍接近戰場的訊息。這讓得他的臉色頗為難看起來。

但他顯然是不會就這麼撤軍離去的。

即便是天牢、天慧兩軍趕到,他的兵力也仍舊占據著極大的優勢。

若是能夠將天牢、天慧兩軍也覆滅在這裡。他不介意在這裡多折損些將士。

因為此時此刻,在襄城的嶽鵬也僅僅隻有數萬將士而已。

占不台終究還是想賭上一賭。

他咬咬牙,道;"傳令下去,讓方、何兩位將軍率軍前去抵擋宋軍天牢、天慧兩軍!其餘各軍。半個時辰之內務必將宋軍大寨全部給拿下來!若是拿不下,全部提頭來見!"

他身邊也有傳令兵匆匆跑開去。

在元軍後陣中,很快有將士彙聚,然後向著他們陣線的南麵而去。

建康軍區中的各熱氣球營將領們彙聚到蘇泉蕩的麵前。

總共纔不過那麼幾個人。其中有半數都並非是統帶。現在他們趕到這裡,隻是因為他們營中的統帶已經陣亡了。

蘇泉蕩眼神掃過這些人,道:"你們可願為大宋赴死?"

幾個將領你瞧瞧我,我瞧瞧你。

蘇泉蕩說出這句話來,他們完全能夠意識得到自己將要接到的會是何等凶險的任務。

蘇帥這是要讓他們做死士!做敢死隊啊!

但其後幾位將領還是異口同聲答道:"願為大宋赴死!"

"好!"

蘇泉蕩咬牙道:"若你們此行不能夠歸來,本帥保證,你們的家人,朝廷會替你們妥善照料!"

他伸手指向元軍大纛所在的方向。道:"元軍的大纛就在那裡,眼下天牢、天慧兩軍已經趕到。我要你們率領麾下將士升空前往元軍大纛所在之處,為天牢、天慧兩軍做眼睛!你們此去。必然會遭受到元軍的沖天炮猛烈轟擊,生還的可能性很低。我隻問你們,可有信心能夠完成任務?"

有將領猛地跪倒在地上,道:"元帥放心!我等誓死完成任務!"

蘇泉蕩輕輕點頭,"那你們這便下去準備吧!等會兒我自會讓人給你們傳令。"

幾個將領向著山坡下走去,步伐難免顯得有些沉重。

若是能活著,誰又願意死。

隻是有些事情真的是冇有選擇的。

他們冇法忘記在家鄉的親人們,也冇法忘記親人們現在的太平生活是誰給的。

他們參軍入伍,就是想報答朝廷的恩情,想和皇上同心協力打造出最為鼎盛輝煌的大宋盛世。

現在,是朝廷、是軍區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責無旁貸。

已經有那麼多的兄弟為國捐軀了,在這刻,冇誰會去想著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