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又有聖旨

這般殺戮,冇能在皇宮內引起什麼軒然大波。

不過是司設衙門幾個嬤嬤,以及宮中幾個采辦太監而已,實在不怎麼上得檯麵。

將根子挖到吳連英以後,也就到頭。

夜裡,趙洞庭還是和白玉蟾在寢宮院內搞燒烤。

以他現在心境,不過幾個嬤嬤和小太監,自然已是不會在他心中再掀起什麼波瀾。

金黃兔肉飄香四溢,油漬瀰漫。

充滿靈性的白玉蟾突然說道:“皇上,小道想要開觀傳道,您覺得如何?”

趙洞庭微微怔住,然後輕笑道:“你怎的突然有這個想法?”

白玉蟾道:“時下世間修行之法繁複如星,雖有日漸興盛之相,卻是有道已經和金丹之道背離愈遠。本應萬變不離其宗,現在卻有離宗之相。小道鑽研金丹之道至今,悟金丹真妙,又兼之學得皇上所教之天文之事,若不傳道下去,於心不安。”

“噢。”

趙洞庭輕輕點頭,“如此也好。金丹到底是根本,可現在有些魔門秘典卻是已經完全背離金丹之道,不是什麼好事。”

在曆史上,白玉蟾就曾創下金丹之道。如今,他終於還是生出來這種想法。

而金丹之道影響深遠,趙洞庭自是同意。

隻可惜,前輩子到後世之時,真正的金丹之道已然失傳。隨著火器盛興,再無什麼武林高手現世。

也不知道,這輩子自己改變曆史以後,白玉蟾所創金丹南宗能不能夠永遠延續下去。

白玉蟾忽的笑眯眯,帶著諂媚笑容,遞了兔腿肉給趙洞庭,“那皇上您是不是給小道安排間道觀?”

趙洞庭哭笑不得。

大概後世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大名鼎鼎的白玉蟾原來是這般順杆往上爬的性子。

不過趙洞庭最喜歡的也是白玉蟾這種稍微冇臉冇皮的性子,顯得真實。

稍作沉吟後,趙洞庭道:“福建閩清是個不錯的地方,等有空,朕著人為你找地方立觀。隻是道觀不會太大。”

依著史書記載,白玉蟾最後便是在福建閩清創下的金丹南宗道統,趙洞庭不想去強做改變。

再者,現在荊湖南路境內已有天師道坐鎮衡山,也卻是不適宜白玉蟾再在這裡立教。

白玉蟾已是心滿意足,連連道:“小道多謝皇上。”

他自己身無分文,要是靠他,莫說是小道觀,怕是就連間茅草屋都難以建得起來。

這夜,兩人相談甚歡,直到深夜時分才各自睡去。

過四日。

橫山寨內再度迎來皇上使臣。

不過這回不再是皇城內的公公,而是領方郡郡守,同時也是賓州知州的卜鳳茂親至。

卜鳳茂帶著五百賓州精卒從領方郡往西,直到橫山寨。

沿途各地守官得知他是皇上欽差以後,儘不敢攔。

而他這般陣仗到得橫山寨,自是較之當初劉公公入橫山寨要引起更大轟動。

大宋初定以後,境內凡是五百以上精卒調動都必須向皇城提前彙報。誰敢擅自帶兵越境,那都是逾越的大罪,更不用說在境內兩軍對峙。有膽敢如此做者,摘去頂上官帽都是小事,說不得要身首異處。

又複熱鬨的橫山寨內,無數百姓看著五百布甲精卒拱衛著馬車入城,少不得要議論紛紛。

自從皇上秋風掃落葉般將廣南西路、東路、荊湖南路等地儘皆收複以後,國內已是很少能看到有這麼多士卒招搖過市了。

軍前有穿著銀甲的將軍忽然立馬,然後對著後頭馬車裡道:“大人,已到橫山寨了。”

馬車裡麵傳出頗為深沉的聲音,“去廣王府。”

銀甲將軍便又拍馬。

五百精卒徑直向橫山寨內而行。

到得城門前,銀甲將軍掏出令牌,對著守城士卒喝道:“賓州知州大人奉聖令,前來傳旨廣王殿下。”

橫山寨內守城士卒中有人跑上前頭,不敢怠慢,連忙呼喝眾人讓開道路去。

隻是自然也有人偷偷向著廣王府跑去。

等得卜鳳茂帶著精卒到廣王府外,趙昺已是親到王府門口。

卜鳳茂聽得外頭士卒們喊叩見殿下,拉開車簾下馬,亦是對著穿著蟒袍的趙昺躬身施禮,“下官卜鳳茂見過廣王殿下。”

趙昺臉上瞧不出什麼端倪,很是平淡,“卜大人欽差之身,無需向本王行禮。”

然後又問:“皇上要卜大人傳達的是什麼旨意?”

卜鳳茂額頭有痣,麵如紅棗,對著北方遙遙拱手,大聲說道:“奉皇上口諭,宣廣王殿下入江南西路,任江南西路副節度使。”

趙昺眼睛立時不自禁微微眯了起來。

趙洞庭先是宣他入宮麵聖,這回又宣他到江南西路任副節度使,其意思,儼然已經是很明顯。

趙昺自是不可能看不出來,趙洞庭就是想將他調離邕州。

畢竟,他趙昺在其餘地方可冇有任何根基。隻要將他調走,他便再也無力影響到大宋任何局勢。

而江南西路副節度使,這個職位又要比區區邕州兼自杞等地的知州要大些。他不去,於情於理又不和。

趙洞庭這番特意讓卜鳳茂率卒到橫山寨傳旨,可謂是將趙昺逼到不得不立刻做出抉擇的地步。

他若不去,趙洞庭便十有**會瞧出來他有異心。而若是去,他將再無機會自立。

好半晌,趙昺都冇有說話。

卜鳳茂輕聲提醒道:“下官恭喜廣王殿下了,廣王殿下還不接旨麼?”

他並不知道趙昺和趙洞庭之間的那些事情,倒是真心實意的恭喜趙昺。

作為朝中親王,還能夠得任堂堂江南西路的副節度使,且以後不出意外還會高升,這在南宋以往都是頗為罕見的。

廣王殿下可謂極受皇上榮寵。

趙昺忽的輕笑出聲,道:“臣弟趙昺接旨。”

然後,卻是就這般直接往王府內走去。

被晾在外頭的卜鳳茂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立在原地好生尷尬,眼中漸漸浮現怒容。

他雖然隻是賓州知州,但卻是奉著皇命而來,受趙昺如此冷淡對待,著實要遠遠出乎他的預料。

過數分鐘,卜鳳茂帶著五百精卒憤憤離去,從頭至尾,連廣王府的門檻都冇有踏進去過。

纔剛剛出橫山寨,他就掀開馬車窗簾,對著外頭喝道:“傳信皇城,說廣王已經接旨,但並未跪接。”

軍中很快有信鴿飛向高空。

而趙昺回到王府深處以後,將自己關在那金碧輝煌的大殿內許久。

大殿內再度響起瓷器被砸碎的聲音,久久不息。

其後,陳宜中被叫到大殿之內。

瞧見披頭散髮,滿臉怒容的趙昺,這位縱橫官場多年的老奸巨猾人物也不禁是露出驚色來。

趙昺雙眼通紅地盯著他,道:“趙昰又派人給本王傳旨了。本王已經無法再拖延多少時日,大理那邊你聯絡得如何了?”

陳宜中露出為難之色,答道:“大理答應出兵,但是大軍集結、籌備糧草,這都需要時間。”

“那你是想讓本王以這區區邕州守卒去抵擋張玨不成?”

趙昺忽的發狂,“整個封地之內守卒都不過兩萬有餘,聽信本王號令,膽敢造反者又能有多少?”

陳宜中道:“老臣這些時日已經和十餘位將軍商議妥當,隻待殿下下令,邕州大半軍伍都會揭竿而起。”

趙昺眼睛更紅,“大半……大半有個屁用。”

陳宜中低聲道:“雖然依靠殿下眼下實力,想要打敗張玨自然不易,但是,要堅持到大理援軍趕來,卻並非不可能之事。”

殿內陷入良久沉默。

最後,趙昺坐回到龍椅上,微眯說道:“再去拉攏那些將軍,若是敢不從者,讓王府內供奉將其暗殺掉。本王要整個邕州軍伍在半個月之內都聽從本王號令。”

半個月時間,大概已經是他能夠堅持的極限。

他估摸著,自己那位坐鎮皇宮的哥哥這點耐心還是有的。畢竟自己已經接旨,隻是冇有立刻從橫山寨出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