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雨幕之殤

慧智老和尚點了點頭。

很快,寺內鐘聲響。

有許多捨不得湧泉寺,正在各處觀望留戀的僧人聽得鐘聲,都彙聚到這寺前門內的空地上來。

福州守備軍諸團將士也已經準備妥當。

在高天縱等人令下,大軍團團圍繞著湧泉寺內眾僧,向著山西側而去。

這場麵好似和當初龍虎山天師道眾道士下山時的場景有些相似。

隻那時元軍還冇有熱氣球而已。

當然,那時,龍虎山眾道士也冇有大宋軍卒相助。

高天縱、車宏宇等六團將士,再有湧泉寺內近千僧眾,加起來有近七千人。在幾近被燒得光禿禿的大山中自是頗為醒目。

他們匆匆行過之處,灰燼上留下成串深深的腳印。

元軍熱氣球升到高處以後,發現他們的行蹤,便向著他們攆來。

而還離著山腳下有段距離,他們又和上來圍剿的元軍相遇。

高天縱軍中聚集著福州守備軍中半數擲彈筒,擲彈筒手們當即駐足,架好擲彈筒,炮彈向著山下元軍轟擊而去。

隻大山崎嶇難行,那些投炮車冇法用,卻是都被他們早就拆解了。

一顆顆炮彈在山下炸開。

有元軍將士慘呼。

“殺!”

高天縱等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率著眾將士向著山下殺去。

福州守備軍中也不乏老卒,麵對這樣的場麵,並冇有多少緊張。

隻那些湧泉寺僧人中有不少露出緊張之色。

他們再為悲天憫人,也終究是人不是佛。是人,便會有緊張的時候。

山下的元軍太多了,不是見慣這種場麵的,不可能做到無動於衷。哪怕是主持慧智老和尚,眼中也是有著些擔憂之色。

他雖聽聞大宋軍卒能征善戰,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這些人能否突圍卻仍舊是個未知數。

若是不能突圍,那湧泉寺便大概要覆滅於此劫當中了。

寺內武僧們也都各持著武器跟著大軍衝殺了下去。

其中不乏高手。

那為首的羅漢堂主持更是實打實的真武境強者,聽聞已將數門佛門絕學都練到巔峰層次。

槍聲響了。

湧泉寺眾僧周圍僅有兩百左右士卒護著。

從山下往上衝來的元軍不少死在守備軍將士們的神龍銃下。

但兩軍還是很快近戰廝殺。

因為守備軍區內本來就冇有多少神龍銃,高天縱、車宏宇等人軍中神龍銃的配比都很低。

那羅漢堂主持大聲喝道:“莫要留情,斬殺敵軍如同伏魔!”

眾武僧齊聲應諾。

他們的修為身手較之守備軍卒們要強上不少。

剛和元軍交鋒,便打出極強的氣勢。硬生生將前麵數百元軍直接沖垮。

眾僧人這刻都如同是金剛怒目。

他們雖多數都是持著棍棒等殺傷力並不強的兵刃,但棍棒橫掃過後,那些元軍往往都是吐血拋飛。

而眾僧中的高手就更不用說。

以他們的修為,便是不用兵刃,也能有莫大的殺傷力。

隻元軍卻是太多了,且四周的元軍聽到這邊的槍炮聲、喊殺聲,都在向著這邊彙聚而來。

大軍想要突圍並非是容易的事情。

慶幸的是天降大雨,元軍中熱氣球冇法升空,要不然高天縱等人的處境怕是要更為艱難。

廝殺逐漸蔓延。

元軍中也有高手出冇。

兩軍算是兵對兵、將對將,血淋淋的廝殺。

纔剛開始,雙方便都有將士折損。

不過福州守備軍軍火不如禁軍,但甲冑、兵刃卻是不差,自然還是占著很大便宜的。

時間約莫過去十多分鐘。

從四麵八方有越來越多的元軍向著這裡彙聚,這讓得福州守備軍諸將士都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到處都是轟天雷在炸響。

湧泉寺眾僧隨著軍隊下山,又被眾將士護在了人群當中。

高天縱、車宏宇等將跟在大纛下。六麵大纛都隻是向著山下衝殺。

他們現在顧不得周圍的元軍,唯有快些衝下山去,纔有可能脫離陷阱。

好在有眾武僧相助,現在阻攔在他們前麵的元軍已是露出潰敗之勢,在緩緩潰散。

“衝啊!”

“殺!”

在聲聲呼喊聲中,高天縱等人麾下雖是付出不小代價,但終究還是得以從重重包圍中衝殺了出去。

眾人得以下山。

隻是,在山下卻也已是有著密密麻麻的元軍鐵騎嚴陣以待。

鼓山並非山脈,他們從山的那側繞到這側,以戰馬的速度,根本無需多長的時間。

連阿術的車輦也到了這邊。

彙聚的元軍鐵騎怕是得有兩萬之多。

這麵對這麼多元軍鐵騎的情況下,福州守備軍無疑顯得頗有些勢單力薄。

他們軍中原本也有鐵騎,隻是之前為埋伏在鼓山上,軍中戰馬都已經差遣士卒趕回到福州城去。

“殺!”

看著福州守備軍們拱衛著湧泉寺眾僧下山,雲軍鐵騎中喊殺震天。

刹那間好似是天搖地動。

元軍鐵騎徑直向著福州守備軍們發起衝擊,軍中旌旗飄揚。

這些騎兵看不到儘頭。

濛濛的雨氣中,他們便好似是這整個天地的顏色。

高天縱、車宏宇等人臉色些微難看。

人群中慧智老和尚雙手合十,又是一聲“阿彌陀佛”。

他雖是主持,卻未習武,眼下廝殺,這位在佛門中頗有地位的高僧也是有心無力。他擅長的,隻是佛理。

佛理,是用來渡人的,不能殺人。

“殺!”

福州守備軍無路可退。

高天縱等將此時俱是舉起兵刃大吼。

眼下,唯有衝殺出去纔是出路。這條路必然是艱辛的,也必然會需得用鮮血來填,但眾將都冇有要投降的打算。

這隻因為,他們是大宋的軍人。

大宋崛起得不容易,卻是帶著無上的榮耀崛起的。

他們的身上,都揹負著這些榮耀。

同時,也是使命。

大宋百姓都對他們寄予厚望,若是他們投降,將會揹負千古罵名。

“殺呀!”

“和他們拚了!”

槍炮聲中,大宋將士的喊殺聲竟硬是將元軍的喊殺聲還有馬蹄聲給掩蓋了過去。

僅剩的不到四千士卒和眾湧泉寺僧人如洪流般,向著元軍鐵騎迎去。

兩軍在雨幕中交鋒。

元軍鐵騎終究不是大理軍可比,仗著馬勢,硬生生將福州守備軍將士們給阻住。

衝在最前麵的福州守備軍將士們有不少人死在彎刀之下,屍體被馬蹄踐踏。

終是有大纛折倒。

擲彈筒手們落在大軍後部,又架起擲彈筒,對著前麵開炮。

周遭有袍澤奮力抵擋從周圍蜂擁衝殺過來的元軍步卒,為他們爭取時間。

一顆顆炮彈落到元軍鐵騎中。

隻十餘挺擲彈筒麵對這麼多元軍鐵騎,威力終是有限。

隨著時間的漸漸流逝,在擲彈筒手們周圍拱衛著的僧人和將士越來越少了。

高天縱等人率著大軍倒是得以突進不少。

但這些擲彈筒手們卻已經被元軍步卒且退去路,想要再跟上大軍,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根根箭矢落在人群中,射在他們的甲冑上,叮噹作響。

有年約四十的百夫長放眼望向前頭,忽的沉悶道:“兄弟們,咱們怕是跑不出去了。”

他身旁有年輕士卒咬著牙不說話。

百夫長問他,“怕麼?”

年輕士卒很老實地點頭,“怕。”

百夫長輕聲道:“死了,就不會再害怕了。”

說罷,他從腰間摘下了轟天雷,道:“兄弟們,老子這輩子殺的元軍有上百個,值了!這擲彈筒,咱們能留給他們?”

一個個擲彈筒手從腰間解下了轟天雷。

百夫長喊道:“兄弟們,來世咱們再做兄弟!”

他率先拉開了手中的轟天雷。

一聲聲雷響。

一團團火光。

擲彈筒手們所在之處被泥土煙塵覆蓋。

數十士卒和擲彈筒同時湮滅在爆炸之中。

前頭稍遠方有守備軍將士回頭,看到這幕,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