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江山如畫(完)

[xs321.com/]

丁口貿易和雇傭軍!

自朱允炆口中說出的話讓一眾國王都大驚失色,彷彿聽到天方夜譚一般不可思議。

在這個時代,丁口就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征,再如何弱智的傻子國王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子民賣給彆的國家,這不比出售兵甲利器還無智嗎?

“請大皇帝陛下諒解,這事,我等難以從命。”

羅摩羅闍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他的暹羅佛國,自己嫌棄底層的農奴不夠用呢,賣給大明?想的美!

其他幾個國家也紛紛開口,回絕了朱允炆的這個提議,卻發現大明的皇帝並冇有因此而動怒,反而是麵帶微笑。

“諸位何必著急?”

朱允炆擺手,正堂外便有十幾人抬著一巨大的屏風進來,上掛著那副廣袤的西南諸國堪輿圖。

“榜葛剌國之西是什麼地方,諸位應都知曉吧。”

榜葛剌之西?

堂內七人一怔神,隨即恍然大悟,那是章普爾王國的地盤啊。

恒河平原!

“朕看到一些我大明周遊的傳記,稱那個地方,丁口眾多是與不是?”

何止是丁口眾多,遜尼派的教義在如何與佛教義相沖突,也不可能把上上下下的人口屠殺乾淨,圖格魯克王朝再被顛覆前,已經為後繼的帖木兒帝**事貴族留下了統治教典。

隻要不去毀滅那些被印度教徒當做心靈歸宿的寺廟教義,他們是很樂衷於老老實實做農奴的,因為種姓製度根深蒂固了上千年,做奴隸早就被他們當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

這群綠徒屠殺的目標,是印度教派中的中上層,而占據九成以上的底層雅利安人和首陀羅,根本不會遭受到章普爾和北德裡蘇丹王國的屠刀,相反被很好的保護著,當做供養綠教的韭菜。

“朕說的丁口貿易,諸國可以聯合起來從這個國家攫取,賣給大明。”

朱允炆為七人勾勒了一個美妙的未來宏圖:“每一個丁口,或男或女,或老或幼,皆有定價之數,甲冑兵戈之利器、糧食瓷器絲綢等物件、醫藥等我大明之物,自然也有定價之數,與其你們跟我大明打得頭破血流就為了搶奪那一丁點資源,何不調轉槍頭去那裡搶掠丁口之後賣給大明,然後從我大明手裡購買呢?”

擄掠丁口賣給大明換取資源?

六人心裡都忙盤算起來,朱允炆說的冇有錯,打安南,無異於是跟大明做對,吃力不討好,但是西征打章普爾和北德裡蘇丹?那不也是虎口奪食嗎?

綠教的戰鬥力可也是很彪悍的啊。

如果不是北德裡蘇丹忙著平定巴赫曼尼,綠教的屠刀早就沿著恒河平原一路殺進榜葛剌了!

更遑論,這兩個國家的背後還站著帖木兒這個臭名昭著的大屠夫。

聽說,帖木兒剛剛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並侵吞了無數的土地城邦,開始躊躇滿誌的準備東征,打算沿著大草原吞併瓦剌和韃靼,走亦力把裡進攻大明,重建當年橫跨亞歐非的大蒙古體係,找他的麻煩,想想都很刺激有冇有?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夾在兩個大帝國的中間,無論是倒向哪一邊,下地獄的可能性都遠遠要大於生存,這也是這麼多年來,南亞這些國家遲遲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因為他們冇有擴張的希望。

“朕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

朱允炆隻是掃了一眼,就大致心裡有個數,大明的內庫之中有著關西七衛使西域的記載,訴說了帖木兒帝國的彪悍,一群被洗腦的亡命徒組成的國家,打起仗來自然是彪悍的緊,又是冷兵器時代,一群不怕死的遊牧民,戰鬥力會有多麼強悍?

那個瘋子一般的領導人帖木兒,在洪武年就敢扣押殺害大明的使者!

成吉思汗死後留下的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金帳汗國都是被這個帖木兒吞併和擊敗的!

如果不是此番來西南,看到西平侯府裡這幅西南堪輿圖,朱允炆都險些忘記了此時在大明的西側,還有這麼一隻猛虎盤踞。

跟綠教徒的瘋子國比起來,瓦剌和韃靼兩個苟延殘喘的部落,還真算不上什麼威脅了。

要想個主意,拖拖他們的後腿。

就好比一戰二戰時期的協約國、同盟國體係,一個大的帝國周遭,總是要有很多帶頭衝鋒、搖旗呐喊的敢死隊小弟不是。

“你們怕的是他們背後的帖木兒帝國是吧。”

朱允炆臂壓大案,身子前傾,極具侵略姿態的俯瞰著一群或動心或不安的六國國君。

“所以朕還提出了雇傭軍製度,你們的軍隊可以送來大明,朕來選人教導,並且支付你們金錢財富,他們的一應花銷開支,都是朕的大明來承擔,他們為我大明作戰,死傷朕也會支付你們撫卹,如何?”

在大明從軍,習大明的練軍之法,穿大明的甲冑,拿大明的武器。

朱允炆這種做法,其實就是當年軍閥練兵都喜歡請德國教導團那種方式。

把這些番邦小國的軍事力量培養起來,然後以利益將他們捆綁在大明的戰車之上,大明令旗一展,讓他們去流血賣命當炮灰,從而還能削弱敵對國的實力,更能增強大明的影響力和威懾力,多麼穩賺不賠的買賣。

雇傭他們的軍隊,拆分開混合進大明的軍事體係之中,散到天南海北的打仗,加上政治教員的文化灌輸,早晚有一天,就算不能讓這群底層的大頭兵成為漢人,起碼也會對大明心懷好感,如此一批一批的換血,倒也成了一種另類的文化入侵。

隻要跟大明休慼與共,利益共同,時間長了之後,文化交集日益漸深,由不得這些國家不世代以大明為尊,想要倒戈都冇有那個本事和能力。

在大帝國體係下,除了領導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是韭菜罷了。

“一旦那章普爾王國和蘇丹國進攻你們,我大明也會幫你們守衛國土,死戰不退,哪怕傾儘國力自然也是應該的,如何?”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六個國君也就無話可說了,中南半島就這麼大點的地盤,如果不站隊,世世代代他們都是小國,還不如一咬牙跟著大明混,將來萬一滅了帖木兒,那西部無數廣袤的土地和人口,他們總能分到不少吧?

“一切願以大皇帝陛下聖裁為準。”

眾人都起身躬禮應了下來,朱允炆便大喝一聲。

“好!”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亦然,當以盟約為基準。”

朱允炆話音一落,身後便有幾名小宦官取出七份題本,在朱允炆和六人案前各自放下,展開,便是已經勘製好的盟約條陳,六名國君在各自翻譯的講解下通讀瞭解後,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題本輪轉,再次各自署名。

直至最後,每一份題本上都簽署下七國君主的名字後,便標誌著,在建文三年八月初二這一天,在雲南昆明的西平侯府內,以大明為首,暹羅、榜葛剌、寮國、金邊、勃固、阿瓦六國為輔的大明帝國體係正式成立!

這一份“昆明七國協定”之中規定了大明帝國體係中,大明與六國各自的義務和職責,其中大明將全力負責六國之領土安全和國統安全,六國也承諾自協定後絕不產生爭鬥和戰事,如日後產生相互衝突,則有大明裁斷審定。

以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為帝國最高元帥,統籌指揮七**事行動和一應事務。

六國將在外交、軍事、財政、商貿、文化等各個領域放開並與大明展開全麵永久性合作,大明將承擔六國之民生建設、國家防禦等事宜,並幫助六國培訓軍隊、提供精良的武器和後勤。

大明可以調遣六**隊參與軍事行動並支付報酬;

大明在榜葛剌和阿瓦設置宣慰司並駐軍,維護六國穩定和統治,一應軍費開支由大明自行承擔,大明承諾駐軍不得乾涉六國政事和擾亂治安。

大明與六國通商並不設商品種類限製;

以昆明、桂林、河內、琅勃拉邦、清邁為通商城市,大明一力承擔幾個城市之間的通途建設費用,並負責往來通商之安全不受侵擾。

大明承諾儘快複開海禁,將大力建造可以遠洋之船隻賣與六國,通商東南亞所得收益,全麵放開與六國共享,作為回報,六國將不得於國內通商城市征收大明商品之商稅。

如六國任意一國受到大明帝國體係外國家的侵略,大明將派遣軍隊保護並趕走侵略**隊,作為回報,六國每年向大明繳納當年所有收入的一成作為保護費用。

《昆明七國協定》讓大明在亞洲的勢力得到了全麵的加強,並且為穩固大明西南後方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標誌著朱允炆構思的以大明為中心的大亞洲體係邁出了第一步!

自《昆明七國協定》之後,朱允炆與六人又繼接下來如何西征綠教國和輸送勞工、商品定價、貿易某民族等利益問題做了補充條約,就假日帖木兒帝國之入侵戰爭和大明西征的軍事出兵問題做了草案,最終達成了一致的共識。

會議結束後,龍顏大悅的朱允炆大手一揮,七人聯袂步入後堂,吃了一頓朱允炆這四年都冇有吃過一次的豐盛國宴,雲集了全國各地的名廚,整整做了數以百道的美食,讓與宴眾人吃飽喝足。

看著眼前一派其樂融融,朱允炆笑了起來。

這纔是他此番禦駕親征之真正目的!

戰爭,永遠隻是政治的延續。

炫耀完肌肉就該談一談,不要動不動就滿腦子你死我活的,殺人,也要分殺誰。

南亞這些國家跟朝鮮一樣,隻要處理的好,都是大明的韭菜,這六個國家數千萬計丁口,將來都會為了大明的繁榮富強來貢獻他們的血肉,殺掉多麼可惜?

至於朝貢體係,那已經完全被曆史證明瞭是無用的麵子體係,對付這些國家,就應該把他們捆綁在大明的戰車上。

搞名義上的利益共同體,才能更深度的從他們身上攫取榨乾每一滴油水!

什麼狗屁七國協定,等將來他們的利用價值被剝削乾淨,等大明吸乾他們的血、文化侵略了他們的社會體係之後,這些國家,註定是大明的一個省!

朱允炆要給後人留下一筆極其豐厚,甚至都敗不光的遺產!

江山如畫,朱允炆就是執筆的畫師。日月繁星,山河萬裡,都自他手中勾勒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