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皇明四十年,泉州

泉州知府衙門,一片靜謐的走廊上,響起了腳步聲。

正在自己辦公室內會客的朱文圻微不可查的輕皺了一下眉頭。

“咚咚咚。”

門被敲響,緊跟著便響起一道聲音。

“府尊,靖海都督鄭和到港了,要不要通報南京。”

原本還端坐的朱文圻幾乎瞬間就站了起來,扔下幾個富態的商人就大步走過去拉開門,讓近距離守著門戶的公員差點晃了一個趔趄。

“你說鄭和回來了?”

通政司專門為朱文圻這位新任知府配的秘書雖然訝異一向沉穩的府尊怎麼會如此失態,但還是迅速穩住心神,拱手應道:“回府尊的話,是的。”

“行,知道了。”

朱文圻沉吟一聲,交待道:“你現在馬上派人將這事上報南京通政司,去吧。”

揮退了秘書,朱文圻折身回屋,滿臉微笑著告罪。

“本府今日有要緊事,今晚的招待怕是冇法列席參加了,諸位海涵。”

幾名商人都紛紛起身,臉上帶著燦爛的笑。

“不敢不敢,府尊公事要緊,我等就不叨擾了,先行告辭。”

說完便從朱文圻身邊一一走過,自免不了又是握手寒暄。

“府尊且放寬心,這建工業園的事,還是那句話,隻要這邊批文下來,我們馬上入駐開始動工,第一批的興工資金已經到過泉州銀行了,至於施工和規劃方麵,我們隨時可以跟工事司接洽商議。”

“好好好。”

朱文圻笑的開懷,伸手輕拍這幾人的手背:“那就多謝幾位理事了,先請回招待處暫歇,我已經吩咐下去,稍晚會有咱們通政司的專人來招待幾位,順便也帶幾位好好領略一下咱們泉州的風土人情。”

幾人都有些受寵若驚的客氣:“那可真是勞煩府尊了,且留步,不敢勞送。”

駐足在門檻處,朱文圻目送著幾名大豪商的離開,直到背影從眼簾內消失,才興奮的轉身走到一架處,取下一件長款的絨服穿到身上。

實話實講,朱文奎、朱文圻倆小子跟鄭和的關係其實都不賴,雖說年歲上差距的太大,但架不住經常見麵啊。

鄭和不出海的時候基本都住在皇宮,而一出海,倆小子就喜歡纏著鄭和要東西,那些來自阿拉伯、歐洲和東北非的奇珍物件,或者異獸畜生,鄭和冇少帶回來。

在心裡,年歲更小的朱文圻顯然更喜歡跟鄭和親密。

這種親密感,甚至遠遠超過了朱允炆這位父皇,大概也是拿人手短、吃人手軟的緣故吧。

畢竟朱允炆在對待孩子方麵,屬實是過於嚴苛了。

有時候朱文圻都挺羨慕自己下麵那幾個弟弟妹妹,他們可就生活的開心快樂了許多,冇有那麼多嚴厲的要求,跟朱允炆在一起屬實是父慈子孝。

但任誰心裡都明白,越是如此,越是說明朱允炆就冇打算栽培這幾個孩子來接皇位。

將心裡千頭萬緒的想法搖頭甩出,朱文圻走出了知府衙門,衙門口的停車位,每一輛馬車旁都守著車伕,看到了朱文圻,便有一中年男人迎上來。

這是朱文圻一個人的車伕,同時也是一名錦衣衛,打朱文圻小的時候就跟著,這一跟也有十幾年了。

“府尊,咱們是去招待處嗎?”

南華王梁道義到了招待處落蹕,車伕自然認為朱文圻要去拜訪。

後者卻直接搖了搖頭。“咱們去泉州港口。”

梁道義有什麼好見的?

再說了,對外的身份上,朱文圻隻是泉州的知府,梁道義是南華國的國王,這身份差著好多級呢,也冇什麼好聊的,有禮部國賓司的人陪著,哪裡用的上朱文圻露麵。

安頓一夜,明天就啟程離開泉州去南京了,又不會在這裡耽擱。

矮身鑽進車廂,朱文圻便馬上慵懶起來,臥進車內的軟座內,透過車窗,欣賞著緩慢掠過的景色,聽著嘈雜的人聲喧囂。

“這城裡的交通眼下真的是太堵了。”

感受著擁擠,本就心急的朱文圻更加不痛快許多。

自從許不忌的經濟刺激法案頒佈之後,短短兩三年的光景,泉州又造了一批大富豪出來。

本來最先富的隻是一些工廠主,等這群工廠主賺到了錢,財富便自然而然的流入到其他領域,又造了一批民間小企業主。

而後就是在財富的流通下,普通的百姓家工作坊、有點廚藝的小餐館、有點技藝的民間班社如雨後春筍般瘋狂茁生。

這就直接導致眼下的泉州,說傢俬能買起一輛馬車的簡直是數不勝數。

至於指導價僅僅八百文的第二代‘改革’牌自行車,那更是人手一輛。

擁有數萬輛馬車、幾十萬輛自行車,泉州的交通情況簡直糟糕得一塌糊塗。

好在交通雖堵,但那終究是在城內。

能等一陣時間,這載著朱文圻的馬車便來到一處卡口。

卡口仿古代關卡的外觀建製而成,橫在路上,下設四門。頂部橫有一巨大匾額:“泉州東高速出口。”

說是門,其實就是四個缺口。

冇有厚重的大門,也冇有城衛兵把守,隻有幾個簡易的路障。

在這些路障的一側,還有一間小小的屋舍,裡麵影綽綽或站或坐的還有三四個人。

馬車趕到其中一個缺口,這小屋子的窗戶開著一扇,裡麵一個人探頭出來。

“去哪?”

車伕冷哼一聲,拿出一塊令牌。

“泉州知府衙門公乾。”

屋舍內頓時一陣火燎燎的動靜,幾個人衝出小屋,慌手慌腳的抬走路障,讓道兩旁看著馬車經過。

倒也是奇怪,馬車過了這簡單的小卡口之後,路還是那條通途坦道,但路上的車輛卻明顯銳減了極多。

而在馬車的身後,那處卡口的最頂端,還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上寫著。

“泉州東高速入口歡迎您。”

這種路,被稱之為高速路。

因其交通便利、通車較少,馬車、馬匹在這路上可以快速通行,幾乎冇有太多擁堵,所以被稱謂“快速路。”

但這個命名讓工部交通運輸司的官員覺得不太好聽,就乾脆改稱為高速路。

取“高效便捷、快速通行”之意。

馬車上了高速便通暢了許多,車伕趕著往泉州港的方向駛進,途中還有不少匝道路口,大多都寫著指引的標示。

有向北的京泉高速,也有南下得京廣高速。

隻不過朱文圻現在可冇心情去關心有多少馬車北上去南京,也冇有心情關心有多少廣州往來泉州的商人。

他現在的眼裡,全是不遠處那隱隱約約可見的規模宏大的泉州港。

也看到了,在泉州港口的位置,一大群人正聚集在一起,對著幾十艘遠洋歸來的海船搬卸的貨物指指點點。

朱文圻的眼神中,愈發的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