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高精度車床(下)

WWW.cmxsw

很顯然,現在還不是實現郭泰來夢想的時候,但是,卻是王教授被驚呆的時候。

接到劉老的電話,王教授就立刻火急火燎的趕到了無塵工作間這邊。好在都是在900,雖然劉老在電話裡冇說什麼,但是他和劉老合作多年,劉老語氣裡的那種興奮他能聽不出來?

王教授心裡也十分好奇,郭泰來到底組裝出一個什麼樣的車床出來。

之前申報這個組裝項目的時候,也是為了讓郭泰來裝配練手,對於後麵王教授的新加工中心設計很有幫助。可是,後來郭泰來出師的時候那個高精密陀螺已經證明瞭一切,郭泰來已經根本不需要再用什麼組裝車床來練手了。

但已經審批的項目想要撤銷卻比較難,後來郭泰來終究還是決定要動手了,想要申請定製全新電機的經費,這個卻是不能再批準。後來郭泰來這邊索性不申請經費,而是用已經申請到手的開始乾活,王教授也就暫時不再關注,這時候突然接到劉老興奮的電話,能讓劉老還興奮的東西,能是簡單的東西嗎?

雖然是在老車床的床身上重新製作的,但是郭泰來還是把舊床身也修整了一下。整個車床光燦燦的,外形又是用的未來夢境中的設計,顯得十分高大上。

王教授對於外形倒是並不在意,他感興趣的是效能。電機一開動,王教授就立刻察覺到了不對。雖然王教授不是電機係的教授,但他設計高精度數控怎麼可能少得了電機這一環?經驗豐富的王教授不用看,隻聽聲音就能聽出來電機的好壞,更何況郭泰來立在上麵的硬幣還一直在那裡立著,就冇有倒下來過。

從立著的硬幣看到了電機上,王教授臉色立刻變了,這是什麼型號的電機?怎麼冇有標牌冇有廠家?可是為什麼看著那嶄新的電機殼子有點眼熟呢?

不對,不是電機殼子眼熟,而是電機殼子表麵粗糙度的問題,這個純金屬的電機殼子,竟然是高精度加工出來的?哪個廠家會這麼奢侈?

“你做的?”王教授瞬間就想到了原委,之前劉老打報告要申請買電機的經費不是被駁回了嗎?既然冇有經費,那就不可能外麵采購,加上這麼高的加工精度,王教授馬上就意識到是郭泰來的作品。

“從裡到外,包括每一根導線甚至線圈組的繞製,全都是胖子一個人做出來的。”郭泰來還冇說話,劉老就在旁邊插口了:“為了這個,胖子跟著我的一個老夥計整整學了一個星期的繞線圈,怎麼樣?”

“傑作!”王教授盯著電機眼睛都挪不開了:“是怎麼控製轉速的?控製晶片選的什麼?”

“完全靠電壓控製。”說到技術上的問題,劉老就不行了,隻能是郭泰來開口:“您也知道,我在工控軟件方麵實力還有些欠缺,隻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控製。”

“好!好!”王教授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光是這一個電機就讓他激動了。這還隻是電壓控製,如果改成晶片步進控製,豈不是比現在他們用的那台最好的采購的電機還要出色?

純機械式的車床,王教授看了幾眼就能直接上手了。他直接拒絕了郭泰來要演示的打算,自己親自動手。再冇有比自己親手體驗一下更準確的測試結果了。

不過,當他看到特彆設計的標尺上的標註後,直接傻在了當場。

“1微米的精度?”王教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做到?”

“能不能做到,試試不就知道了?”劉老嘿嘿的笑著,一邊遞給王教授一個半成品零件。

王教授很熟練的將零件夾好,在動手之前,先用千分表仔細的測量了零件現在的尺寸,然後才調整標尺,開動了車床。

隻車到一半,看著那細如牛毛,不,比牛毛還要細的金屬絲在刀尖上卷出來,王教授就已經信了大半。強忍著激動,等著這一刀車完,退刀關機之後,王教授纔拿著千分表再次詳細的測量。

因為激動的緣故,王教授兩三次千分表都冇有靠對地方,郭泰來想要幫忙都被他攔住,硬是自己在幾個方向上全都精細的測量了一遍,看著上麵的讀數,王教授一度瞪大了雙眼,滿臉的不可思議。

要是這是個高精度數控機床,那達到這個精度王教授並不覺得奇怪,可是這偏偏是一個半手動半自動的機械車床啊!所有的一切都是機械聯動,連電機都隻是靠著電壓變化來改變轉速而不是控製晶片。天哪!這怎麼可能?

如果是一個外行,對於這台車床能做到這個精度,估計也就是哦一聲,然後驚歎一句,太棒了,一切就冇有了下文。

可王教授是一個絕對的內行,這個機械車床裡麵表現出來的技術含量,簡直匪夷所思,讓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其中的牛逼。

光是那個齒輪箱,那麼多齒輪的組合,用來傳送動力卻不會帶來超過毫米級的震動,那就是令人無法想象的誇張,可問題是,手工控製標尺進刀,竟然也能精確到1微米,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這車床原封不動的拆開,換個人安裝,精度能差出十倍去。至少四個齒輪咬合帶動的1微米的細微移動,就秒殺了王教授所知道的國內任何一個裝配大師,連劉老都不行。

更誇張的是,這台車床還是郭胖子一個人從頭到腳的設計製造裝配的,這其中體現出的是郭泰來在設計製造和裝配上的大師級的功底。哪怕是王教授自己,也許能按照最高等級的加工精度設計出這樣精密的車床,但是也僅此而已,造不出來。

從確認這個車床的精度開始,王教授就知道,自己絕對是撿了個大便宜,去年當機立斷收了郭泰來做研究生,簡直是就是最正確的決定。有郭泰來在,他腦子裡很多精細的設計就完全可以實現了。

以前發愁的是能設計但造不出來,看來,以後要考慮如何把設計做到最優化,才能對得起這樣的手藝了。這樣的手藝,以後國家的高精度數控將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http://m.cm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