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 汙點

這人不像是在撒謊……一個小掌櫃而已,多半確實不知內情。

程然繼而又問了其它細節,心中也有了定論。

案子審到這裡,已是到了隻能退堂的時候。

蘇公子狀告國師,並無確鑿證據,因國師尚未到場,隻能改日再審;

護城河內被人倒入紅砂,企圖蠱惑民心之事,還需進一步徹查;

漁夫險些被害,凶手已經歸案,隻是供詞真假還未有定論;

而這一樁樁,一件件,連同近日城中頻發的怪案,無論從哪一方麵來看,均都指向同一人——大國師繼曉。

無論手下僧人如何嘴硬,如何奮力撲救,可這把火已經燒起來了,嫌疑總歸是洗不乾淨了。

更何況,城中的議論風向,無形之中本就被某些人在掌控著。

先有一桐書院中的學子們出現在街頭、茶樓等人群聚集之處,本著“破除謠言,還原真相”的原則,與人解釋此次護城河水變紅的原因。

訊息傳到其他書院,激起了一陣熱議。

一桐書院不是頭一回乾這種特立獨行的事情了!

近些年來,一桐書院可謂是風頭出儘,百姓官府兩頭好感也博儘,同為四大書院,他們這些老哥哥的招生情況反而一年不比一年了……不行,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嗬嗬,不就是紅砂岩使河水變紅嗎,這麼簡單的原理跟誰不會說似得!

於是,其他書院也開始紛紛效仿,一時間街上隨處可見衣著不同的學子四處奔走。

而不過半日間,官府也於城中四下張貼起了告示,正所謂是官方出麵辟謠。

當然,也有勸不動的頑固之人,河水變紅的原因他們半點也不關心,隻一意認定為這是某種預兆,橫豎是同天意鬼神之說難脫乾係——

但也不打緊。

阿荔從外麵回來,道:“姑孃的法子果真好使!如今好多人都去了護城河觀‘祥瑞’呢!且您猜怎麼著,還有人去放了河燈呢,這會子河邊可是熱鬨的不得了——不少人都說是天現祥瑞,妖邪就要被驅除了!”

張眉壽聽得笑了笑。

昨晚她與二叔談及此事,料到會有人聽不進去解釋,便開玩笑一般想出了這麼個說法來——正月未除,河水泛紅,紅色為吉,這不是大祥之兆麼?

恰值如今城中人心惶惶,既然都是故弄玄虛,若能有安撫人心之效,試一試也無妨。

冇想到這般好使。

或許是因占了個“這恰是百姓潛意識裡想聽的”優勢在。

“奴婢還聽說,許多小販也都趕去了,那些上元節生意冷清的,說不定這幾日還能找補回來。”阿荔笑著道:“姑娘這回,可是大善小善都儘了。”

“本是應急之舉罷了。”張眉壽說著,思緒卻想到了彆處。

這些不過隻是明麵的動作。

暗處不被人瞧見的,還有那些被模糊的“說辭”。

譬如大永昌寺的和尚殺人——那道近和尚當堂雖並未招認與護城河河水變紅之事有關,但眼下城中大半風向都已倒向了那未被言明的真相。

又因蘇公子狀告國師以邪術害人一案鬨得沸沸揚揚,甚至無需再從中推波助瀾,諸多議論已是將這場火越吹越旺了。

昔日裡高高在上,受萬民景仰的大國師雖談不上一夕之間跌落泥中,但那看似不染塵埃的潔白僧袍之上,繼白家舊事之後,卻到底是再次染上不易洗去的大片汙點了。

而民心的轉變,隻從一件事情上便可窺見一二——

今日前去大永昌寺上香的香客,較之平日銳減了大半不止。

張眉壽估摸著,剩下那一小半裡,隻怕還有些是冇來得及聽說這番變故的。

要知道,這些時日出門之人不多,茶樓酒肆等處生意冷清,卻唯獨大永昌寺香火越發鼎盛。

越是怪事頻發,越盼著能夠得到神靈庇佑,此乃人之常情。

而正如二叔今日所言,燒香拜佛之事,一旦香客無法從中得到慰藉之感,那將再無意義。

和尚殺人,國師或以邪術蠱惑世人,如此之下,何來安穩?

張眉壽讓阿荔取了紙筆來。

如今城中氣氛沸騰,卻有利有弊,如此境況之下,百姓的安危還需格外留意。

而聽罷了紀琤所稟,一夜未眠的程然長長地舒了口氣。

很好。

不愧是一桐書院,這回可是幫了他大忙了。

尤其是那“河水變紅乃大祥之兆”的說法……可謂是白事變紅事,妙啊!

這下他也可以安心進宮麵聖了。

程然站起身來,拿起整理了一夜的奏摺,洗漱後便入宮去了。

而冇有意外的是,皇上並未答應宣見他。

隻是這一次的理由與往常略有些不同,不是自稱歇下了,也並非是在忙於煉丹,而是——

“大國師此時尚在殿內,陛下說,讓程大人改日再來。”

程然微微皺起了眉。

國師之事鬨得沸沸揚揚,皇上竟還接連兩日召其入宮,這究竟是病得聽不見外頭的訊息了,還是選擇性耳聾?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可見陛下如今確實是病得不輕——隻不過區彆在於前者病得是身子,後者病得是腦子。

程然憂心忡忡地看向內殿的方向,竟莫名有些懷念以往陛下忙於煉丹的日子。

“有勞公公通傳一句,本官今日就在此處等著皇上召見。”

眼下之事,多耽擱一日,便多一日的隱患——今日無論如何,他都要見到皇上。

多年前,他參寧通之時,心中尚且忐忑不安。

而此時此刻,那深不可測的妖僧就在殿內,他反倒冇了絲毫畏懼。

今次即便是觸怒皇上,換來廷杖重罰他也不後悔——

咳,畢竟皇上若真打了他,表姑母定會及時趕來阻攔。

程大人這廂滿腔大義凜然,哪怕於寒風中苦等了半個時辰也無消減。

隻是皇上的召見遲遲冇有等到,卻先一步等來了太子殿下。

“微臣參見殿下。”

程然朝著少年行禮,見得少年身姿挺拔頎長,麵色從容鎮定,一顆心就安定不少。

不管怎麼說,還有殿下在。

這個孩子身上似乎曆來有著讓人安定的力量。

“且將奏摺交與吾,程大人請回吧。”祝又樘伸出了手。